■詩集
1.早,寒 (台中縣立文化中心,1991.1)
2.夢的攝影機 (麥田出版公司,1993.4)
3.春季的花蕊 (台語,皇冠出書公司,1995.4)
4.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 (元尊文化出版公司首印,1997.6;遠流出書公司重印,2005.6)
5.路寒袖台語詩選 (金安出書公司,2002.7;本書獲2002年中國時報《開卷》版網路票選年度十大好書)
6.台灣現代詩:李魁賢、李敏勇、路寒袖 (日本.國書發行會,2002.12;日文版,與李魁賢、李敏勇合著)
■散文集
1.憂鬱三千公尺 (時報出版公司,1992.7首印;結合文學出書社,2003.4重印)
2.歌聲愛情 (結合文學出版社,2003.4)
■繪本書
像母親一樣的河 (遠流出書公司,2003.5;本書被翻譯成韓文)
聽爸爸說童年 (玉山社出書公司,2005.8)
陪媽媽回外婆家 (玉山社出版公司,2005.8)
■主編
1.公然 翻譯情書 (麥田出書公司,1994.3)
2.光景明信片 (麥田出書公司,1995.4)
3.公然未公然 翻譯情書 (元尊文化出書公司,1997.2)
4.藏在我心 (元尊文化出書公司,1997.9)
5.芳華發飆 (晨星出書公司,1997.11)
6.珍重藏平生 (晨星出書公司,1998.1)
7.記憶台中 (摸索文化出書公司,1998.10)
8.新獨居時期 (元尊文化出書公司,1998.11)
9.夢,可以成真 (麥田出書公司,1998.11)
10.鬱卒的時刻 (麥田出書公司,1999.8)
11.搭飛機也瘋狂 (麥田出版公司,1999.9)
12.探照生命裂痕 翻譯光群
─第一屆《中縣文學獎》得獎作品集(台中縣立文化中間,2000.1)
13.落筆生根 雲朵盛開
─第二屆《中縣文學獎》得獎作品集(台中縣立文化中間,2000.12)
14.台中縣作家與作品論文集 (台中縣立文化中間,2000.12)
15.台中縣國民中小學台灣文學讀本:散文卷 (台中縣文化局,2001)
16.暮色中的那抹殘紅
─第三屆《中縣文學獎》得獎作品集(台中縣立文化中間,2001.11)
17.玉山詩集 (晨星出書公司,2002.5)
18.神蹟
─第四屆《中縣文學獎》得獎作品集(台中縣立文化中間,2002.12)
19.玉山散文 (晨星出書公司,2003.7)
20.台中風華 (文化總會中部辦公室,2003.10)
21.根
─第五屆《中縣文學獎》得獎作品集(台中縣立文化中間,2003.11)
22.彰化縣國民中小學台灣文學讀本:新詩卷 (彰化縣文化局,2004.10)
23.李普陣亡了
─第六屆《中縣文學獎》得獎作品集(台中縣立文化中間,2004.11)
24.毽子
-第七屆《中縣文學獎》得獎作品集(台中縣立文化中間,2005.11)
25.黃色留戀--阿勃勒詩集
-高雄市當局文化局籌謀出書(前景出書事業有限公司製作發行,2006.6)
26.綠光印象--小葉欖仁
-高雄市政府文化局策劃出版(前景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製作刊行,2006.9)
27.翠意沉寂--雨豆樹
-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謀劃出版(前景出書事業有限公司製作刊行,2006.11)
28.為歷史的蒼莽打光
-高雄市當局文化局籌謀出書(晨星出書集團製作刊行,2006.12)
29.繆思最喜好居住 翻譯城市
-高雄市當局文化局謀劃出書(晨星出版團體製作刊行,2006.12)
創作與生活和地盤和信念是密不可分的,
暗暝e,暗暝e天星滿天邊
路寒袖身世苗栗縣苑裡鎮山柑村望族「山柑王」的後裔,
老樹換新枝
固然我也期許本身在台語歌詩方面的延續創作 翻譯社台灣歌謠在歷史上曆久地遭到扭曲、打壓,不僅要為它平反,袪除既定的呆板印象,更要重新建構一個新的歌訛傳承。因為歌謠跟我們 翻譯休閒娛樂糊口密不可分,它對庶民的影響既直接,又普遍 翻譯社
文化建構不是一個英雄式 翻譯完成
詞: 路寒袖 曲: 詹宏達
路寒袖五歲時,舉家遷居台中縣大甲鎮,
在和這位「壓不扁的玫瑰」的楊逵旦夕相處下,
專訪賴和文學獎得主路寒袖
1.潘麗麗專輯《春雨》(水晶唱片,1992年)
2.侯孝賢片子《戲夢人生》音樂帶(水晶唱片,1993年;收錄〈寫佇雲頂的名〉等四首;本專輯並於日本發行)
3.《春季的歌》(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,1993年;收錄〈日頭溪水相借問〉)
4.潘麗麗專輯《畫眉》(水晶唱片,1994年;收錄〈畫眉〉等十首)
5.李靜美專輯《情鎖》(上揚唱片,1994年;收錄〈情鎖〉、〈曩昔目前將來〉)
6.陳水扁台北市長競選主題曲《台北新故裏》(1994年;與〈春季 翻譯花蕊〉收錄於1995年《台北春季新故裏》專輯,水晶唱片)
7.鳳飛飛專輯《驛站》(EMI唱片,1994年;收錄〈四月望雨〉)
8.鳳飛飛專輯《忖量的歌》(EMI唱片,1995年;收錄〈忖量的歌〉、〈寫佇雲頂的名〉)
9.永和永平中學校歌(1995年)
10.《台語創作藝術歌曲集》(鄉頌文化,1995年;收錄〈冬至圓〉)
11.蔡琴專輯《午夜場》(點將唱片,1995年;收錄〈一小我唱歌〉、〈當孤傲碰到孤單〉)
12.潘麗麗專輯《舊事如影.冬至圓》(水晶唱片,1996年;收錄〈往事如影〉等九首)
13.《咱的鄉土咱 翻譯歌》(台北縣政府,1998年;收錄〈九份鄉愁〉、〈山水的故裏〉、〈手風琴之夢〉)
14.《城市的聲音》(台北市當局,1998年;收錄〈強欲飛起來的日子〉、〈夢的握手〉)
15.蔡秋鳳專輯《生涯影印機》(滾石唱片,1998年)
16.王識賢專輯《只要你越頭》(滾石唱片,1998年;收錄〈失蹤 翻譯腳踏車〉)
17.《吟詩尴尬刁難歌仔調》(采風國際文化,1998年;收錄〈春雨〉、〈往事如影〉、〈煞戲〉)
18.陳水扁台北市長競選連任主題曲《有夢最美》(1998年)
19.謝長廷高雄市長競選主題曲《南方新世界》(1998年;收錄〈南邊新世界〉、〈講予全球聽〉)
20.陳水扁總統競選主題曲《少年台灣》(1999年;收錄於2000年《歡樂看將來》專輯)
21.《發光 翻譯魂靈》(台灣人權促進會,2000年;台灣人權促進會救濟「蘇建和案」人權歌曲)
22.盧修一紀念歌曲《溫馴 翻譯背影》(白鷺鷥文教基金會,2000年8月)
23.蔡明憲台中市長競選主題曲《台中的歌》(2001年8月;收錄〈台中的歌〉、〈性命來交陪〉)
24.游盈隆花蓮縣長競選主題曲《日出東方》(2001年10月;收錄〈日出東方〉、〈山嶺的對峙〉)
25.廖永來台中縣長競選蟬聯主題曲《錦繡的地點》(2001年10月)
26.李應元台北市長競選主題曲《氣勢相挺》(2002年10月)
27.謝長廷高雄市長競選蟬聯主題曲《大船開入港》(2002年10月)
28.陳水扁總統競選連任主題曲《相信台灣》(2003年12月)
29.凱達格蘭黉舍校歌(2005年3月)
30.東森電視台文化記載片《看見台灣紅》主題曲《看見台灣紅》(文化總會,2005年5月)
31.高雄左營「萬年季」主題曲《花開萬年》(高雄市當局民政局,2005年9月)
32.《耳空內的蟲聲──228記念音樂專輯》(文學台灣基金會,2005年12月)
33.高雄市2006「城市浏覽運動」主題曲《念書歌:愛戀文字》(高雄市政府文化局,2006年4月)
台北新故鄉
他在就讀東吳大學期間,
雖然春季定定會落雨受氣概轉型的影響,在東海花圃時我只寫了兩首詩,個中〈孤挺花〉是我現今詩集裡最早 翻譯作品。它以楊逵為書寫對象,將他比喻為孤挺花,那種張大嘴巴唱出血來(鼓吹理念,不計死生) 翻譯風骨;別的一首〈漂之現象〉則寫那段飄流歲月 翻譯心情。我把這兩首詩以毛筆謄寫在宣紙,貼在住宿的工寮牆壁。一方面時時以楊逵為效法 翻譯典範,一方面反省過往年少輕狂的日子。
這個習性一向延續到上了大學之後,我還經常在宿舍 翻譯牆壁貼「大字報」。那種感受有點自我發表的意味,血汗來潮時還可以面詩作高聲朗讀給孤單聽,更主要的是,可以強逼本身每天檢視那些作品,一段時日以後,天然就會發現它們的錯誤謬誤,不惬意的就撕下來換別的一首,這對詩藝的進步產生無形 翻譯鞭策力量。
他終在朋友的引介下,
讓他蘊含已久的文學樂趣得以抒發,
但他在台中大甲依然擁有康樂童年記憶。
也喜好路寒袖老師的詩經由譜曲後的歌,
毋論天外烏雨會落外粗
用字遣辭日益晴明,題材則日益於糊口,
本名王志誠
先來慢ㄔ各攏相共總等有天星來照路
扑開燈火揣希望
就讀台中一中後,因該校學風自由,
熟悉了先輩作家楊逵,
尋覓台語文學的主體性
跟其他鄉下小孩差不多,我從小就是看布袋戲、歌仔戲,聽台語歌謠、台語廣播長大的 翻譯社這類生活經驗,成為我後來從事台文創作的重要營養來曆之一。然則台灣的扭曲教育,讓我們進入肄業階段後,從國小、國中、高中,乃至到了大學,教育體系體例中總無所不用其極 翻譯醜化我們的母語。所以有一段時候,特殊是國中階段,我竟認為台語歌很沒水準,要聽就得聽國語或英文歌 翻譯社
直到高中,有一次在台中甯靖路一家自助餐廳吃飯,裡面播放 翻譯都是一些台語歌,此中一首叫〈落難到台北〉,歌詞映照出在異地肄業的心情,剎那間,本身彷彿感染了飄流的風塵,於是從新激盪起之前對台灣歌謠的情感。從那時起,我又回過甚來聽本身母語所唱的那些歌謠 翻譯社一九八○年,我詭計以現代詩的語彙從新去理解本身愛好的一些台灣歌謠,是以有了一系列 翻譯《台灣歌謠詩作》,它們固然不是用台語書寫 翻譯,卻是日後我之所以會走進台文創作的一個印證 翻譯社
我是直到一九九一年才正式台文創作的,之前所躊躇 翻譯是台語用字的同一性還沒有創設,擔心混淆的符碼會造成浏覽的障礙。但衡之台文寫作初初起步不久,許多創作上的問題都尚處試探階段,這時候得仰賴關心者的介入,也特殊須要好作品的出現,不然極易讓昔日對台語存有負面呆板印象的民眾產生惡性的聯結,一時突然覺得不趕緊投入就來不及了 翻譯社我還胡想……
我一直認為,宣揚台語之美不克不及只停留在諺語的舉證與詮釋,既然已到創作的條理,最重要的就是拿出好作品來,良多評論家譏諷台語文學是「只有台語而沒有文學」,頗值得我們深切 翻譯檢討。其實許多優異的創作者他們自己的母語就是台語,但卻不肯投入台文的行列,也許他們各有所思,有的認為台語還不敷成熟(包孕語法與用字),有的覺得華語就已很通行、很雄厚、很足夠了,有 翻譯乃至鄙夷台語是文學書寫的二等說話 翻譯社
前後擔負了校刊(溪城雙週刊)、(報紙型)、
路寒袖小檔案:
汝是天頂上光彼粒星新一代e台北儂
是以萌發謝絕聯考 翻譯動機,
從一九九一年至今,我用自己的母語--台語創作已達八年之久。這段期間固然作品其實不多,可是從那傍邊我最少一直在自我感動。有很多題材,包孕人物、事件或感情,會感覺說,其適用母語來表達才是最為貼切 翻譯,它是第一道原汁的純粹,不需經由翻譯,不需經由轉化,從台語創作傍邊我獲得許多歡愉。
我寧願站在一個對照宏觀的角度來對待說話的使用,說話本身是沒成心識形態的,使用的說話愈是豐富,對創作、思慮愈是會有正面 翻譯激盪。有時候我會拿同樣 翻譯素材,同時用台語和華語來創作,讓這二者各自展演,相互較勁。固然我也期待有更多的朋侪以他們自己的母語來創作,非論是客族或原住民。
和在台灣文學老先輩楊逵 翻譯身教下,
以台語寫作,一般會經歷幾個階段,先是以華語思考以華語寫作,再翻譯成台文;接著是以華語思慮,下筆時轉成台文;最後才是以台語思慮,以台文書寫。前兩個階段我一個也沒省略掉,較光榮 翻譯是逾越的速度很快,不出幾個月的時候我已可以完全用台語思慮了。這並不暗示我 翻譯語文天份比他人好,重點是要有心,因為我強烈的要求本身,用什麼說話寫作就要用什麼說話思慮,唯有如斯才可能寫出最具原味 翻譯作品。並且我也不認為台語沒法觸及抽象條理 翻譯思慮,比如說,現在已有良多人不但用台語演講,甚至在學院裡也用台語來講授 翻譯社不是台語自己缺乏深度,而是它持久被隔離,所以抽象條理那一部分退化了,乃至是完全的空白,但我感覺那是可以救回來的,只要肯做就有法子填補。舉例來說,一個從出生就被拋棄在孤島的人,固然已活到二十歲了,可是因為未曾受過教育,所以現代的常識固然比不上一個國小的孩童,但只要他有機遇接管教育,過不了多久就能學會那些知識,而且融入文明社會。語言也是如斯,它是個活生生的生命體 翻譯社台語以前只用到平常糊口的部份,但假如學術界、文學創作從而今開始使用它,開辟它,台語就有辦法走進時期,並且繼續成長 翻譯社況且,台語有七個音調,絕對比四個音調 翻譯華語豐碩,表現 翻譯空間也會更大。
【註】起先在復興商工任務三年多,後轉入媒體工作,
著作:

舊事如影
坐佇鏡前歸暝,往事如影
鏡中幻影迷濛,流轉歌聲
流來轉去像風,吹散形影
暗夜月娘失神,林鳥著驚
想起曩昔彼段,心肝痛疼
芳華年少懵懂,猛火是名
猛火緊燒緊威,煙中揣伴
固然雙儂相倚,越來越寒
坐佇鏡前歸暝,往事如影
越頭路途遙遠,腳步孑立
踏著繁重腳步,認分認命
追著家己e影,家己e聲
為情為愛為理,半生獨行
人生幾座山嶺,我攏卜看
看盡繁花流水,行過風寒
天地唱出我e聲
【註】
1. 歸暝:整晚。
2. 威:﹝ㄏㄨㄚ1﹞,火滅。「威」字中 翻譯「女」應當改成「火」 翻譯社
3. 越頭:回首。
4. 攏卜:都要。卜﹝bㄝ4﹞ 翻譯社四邊是山好景致
或許就是這段東海花園短暫的生涯歷練,
【註】
1. 定定:經常。
2. 毋過:不外。
3. 外烏:多麼黑 翻譯社
4. 上水:最美。「上」也同「尚」;「水」同「帥」。
5. 澹糊糊:濕漉漉的。
6. 彼:那。
7. 歸山墘:滿山坡。
8. 佗位:哪裡。
因他的祖父於丁壯早逝,留下孤兒寡母 翻譯祖母與父親,
未完成的胡想
我剛起頭寫作 翻譯幻想是當個小說家,可是後來卻以詩為首要創作,是以寄望到了四十歲時能圓夢,但現已年過不惑之年了,卻還未真正地動筆。不過,我並未死心,因為到今朝為止,我依然感覺小說有著其他文類無法庖代的迷人魅力,例如:理念的直接轉達、虛擬世界的建構等。
對不曾碰觸過 翻譯器械我總分外 翻譯好奇 翻譯社詩、散文、歌謠都寫了,如果可以完成幾部小說的話,不管是短篇或長篇,會讓我感覺本身在創作上更完整一點 翻譯社
在他接觸了新詩以後,他 翻譯樂趣是以轉向,
康樂唸歌詩對以台語為母語的台灣住民來講,我想說的是,我們從小到大願意花十年,甚至更長 翻譯時候,去進修外文--英語,那為什麼吝惜挪出一點點時候來熟悉本身 翻譯母語?可能有人會說,良多音不曉得該用什麼字。但其實大部分的音都已找到響應的符碼,而且台語用的都是漢字,雖然說兩系統間(台文與漢文)有的意同有的意異,不外進修並不是難事。固然,有的系統是漢字和羅馬拼音混用,另外也有主張採羅馬拼音的,但不管若何,跟學習任何外文比起來都簡單多了。我百思不解 翻譯是,為什麼有些人總是以仇視 翻譯態度來對待台語,豈非本身的母親、家族是不值得領會的嗎?以我小我為例,我自己並不是台語專家,可是創作上並沒有什麼障礙,碰到困難時,可以查資料,可以就教專家呀;試想,我們在從事華文寫作時,不是也常會如此嗎?
這二者底子毫無差別啊!真正 翻譯癥結生怕是心態 翻譯問題吧。
寫作時用台語思慮
辛苦撫育父親成人、授室 翻譯社
音樂出版:
先在中國時報(人世)副刊擔任撰述委員,
曾擔負:
⊙中國時報「人世」副刊撰述委員(1987.12~1995.9)
⊙明日工作室顧問(1999~2000)
⊙好讀出版社垂問(2000~2001)
⊙台中縣公民大學准備、履行委員、教師(1999.7~2002.12)
⊙台中縣港區藝術基金會董事(2000~2002.12)
⊙「歡樂之聲」廣播電台文化節目「歡樂夜快車」主持人(2002.9~2003.3)
⊙靜宜大學中文系兼任講師(2003.9~2004.6)
⊙國度台灣文學館《台灣文學館通信》(季刊)總編輯(2003.9~2004.12)
⊙文建會文化建設基金會垂問(2000~2004.12)
⊙世新大學中文系講座教席(2001~2005)
⊙台灣日報副總編纂兼藝文中間主任(1995.9~2005.7)
現任:
⊙新老家文教基金會董事(2000~)
⊙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(2003~)
創作與評語:
⊙創作以詩、散文為主,兼及台語歌詩
⊙詩作〈四月望雨〉為1995年台視一連劇《四月望雨》之主題曲
⊙詩作〈冬至圓〉為1995年桂冠湯圓告白歌曲
⊙散文〈守護彎潭的燈〉被選入國中國文講義第三冊(康軒版,2003年~)
⊙散文〈守候冬季〉被選入國中國文課本第五冊(南一版,2005年~)
⊙多篇詩作被選入各級黉舍之教本
⊙詩作〈溫馴的背影〉(2002年)、〈四月望雨〉(2003年)、〈舊事如影〉、〈夢咧震動〉(2004年)等被廖末喜跳舞劇場改編為舞作,除於全國巡迴公演外,並赴美表演。
⊙台語歌詩作品被評論家譽為:
「重拾台灣歌謠莊嚴的里程碑」
「點燃台灣新文藝復興的火花」
「台語文學 翻譯深度指標」
「既承續戰前台語文學的良好傳統,復開出當今台灣雅歌的新進展」
獲獎:
⊙第六屆金曲獎最好作詞人獎(1994年,得獎作品:畫眉)
⊙金鼎獎最好作詞獎(1994年,得獎作品:畫眉)
⊙第七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(1995年,得獎作品:忖量的歌)
⊙金鼎獎推薦優秀圖書出書獎(1995年,得獎著作:春天的花蕊)
⊙賴和文學獎(1999年)
⊙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(2000年)
⊙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散文獎(2001年)
⊙年度詩獎(2003年)
除喜好陳明章老師的歌外,
大大小小得賜顧幫襯到,
我常感覺,文化的建構不是獨自的志業,必須仰賴大家的配合參與,如果只是一小我在做,那頂多是一個英雄式的完成。是以,我也希望可以或許應用在報紙媒體工作 翻譯機遇,呼朋引伴連系各方的資本與聰明,一起來建構台灣文化的立體圖象。
應該是很要害性地影嚮了他往後 翻譯文學氣勢派頭與走向。
從此正式睜開了他的文學創作生活生計 翻譯社
其時的路寒袖,失志成為小說家,
同樣成為他一聲苦守不悔的志業。
路寒袖台中一中卒業後,
我還胡想……
在那四個月裡,固然跟楊逵談論文學的次數其實不多,可是他那種言行合一的氣勢派頭,對文字工作者而言是一個絕佳的範例 翻譯社那時恰好是我詩風的轉型期,在迷惘試探的渾沌傍邊,楊逵讓我望見了落地的定點。從他身上我找到了詩學再動身 翻譯標的目的,也尋回被本身輕忽已久的地盤與人民。
把詩貼到牆上去
台語詩人路寒袖

現擔負高雄市文化局局長。
台中縣大甲人 翻譯社一九五八年生。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。
首要是因為承辦一個兒童詩經朗讀 翻譯活動,
曾約請過路先生來擔負過評審,
寫風格格也已離開初期的那種昏暗青澀,
高二的下學期(一九七五年),
現任高雄市文化局局長
。-> 翻譯社|,-> 翻譯公司|的-> 翻譯(本文取材自《民眾日報.鄉土文學》1999.05.24)
他與文學同好共組人學社團「繆思社」,
所以只有跟路教員寒喧幾句罷了。
同時也獲得楊逵老師長教師的贊成,
有汝才有好芳味1. 清氣:乾淨 翻譯社
2. 逐工:天天 翻譯社
3. 嚥氣:嘔氣、訴苦。嚥﹝一ㄢ3﹞ 翻譯社
4. 企起:同「ㄔ奇」起,棲身。
5. 扑:打。
6. ㄔ各:到 翻譯社
7. 相共:溝通 翻譯社

因缺乏強而有力 翻譯守護者,因此被驅出整個家族,
真的謝絕聯考,是以落難了兩年 翻譯社
他跨校際串連了愛好新詩的同好,共組(漢廣詩社),
無汝毋知佗位去
而且度過了四個月賜顧幫襯花草的田園糊口 翻譯社
台北好企起
(東吳青年)、(雜誌型)的總編纂,
詩不單單成了他 翻譯新歡,
合手打造新城市
並以社會實際為主題,側重人文氣概。
刊行(漢廣詩刊),開始引起詩壇注視。
路寒袖退役後,入手下手進入職場,
讓路寒袖深深融會了,
但非論原因為何,台語還沒有豎立起自己的美學系統則是事實,所以我們才需要更多 翻譯人來介入。因為一個美學系統 翻譯建樹,不是一小我所能完成的,它需要集體的建構,也需要各種顯示方式、各類文類的豐富。就像唐詩,在那樣的格律之下,有那麼多詩人處心積慮的創作,思考詩應該怎麼體現才美,若何吻合格律、平仄或是協韻,漸漸地就會從眾多 翻譯作品裡找出一些共通性來。這些共通性是長期以來,經過讀者、作者共同介入所建立的一套美學。
從此孀婦孤子相依為命,祖母靠著幫人縫製衣服,
汝是春季上水e花蕊
春天 翻譯花蕊
不外,這個胡想仿佛’沒有保持多久,
筆名路寒袖,
歌詩滿街巷在路寒袖進入了東吳大學中文系後,
不外能夠跟自己喜好 翻譯作家碰面也是一件很直得歡樂的事。
是以,我寫台語詩 翻譯一個身分就是積極介入,進展能夠藉此進而建樹新的台語美學系統。從五○年代以後,台語與社會脈動的關係就被政治身分所隔離,造成它無法跟著時代的進步而成長,在思考上,我們一方面得想辦法填補先前的那段空窗期,一方面尤須建構新時代 翻譯說話美學。我們應有一個觀念:說話是活的,是會新陳代謝 翻譯;既然是活,在生命 翻譯過程當中就有可能受傷,受過傷便可能有疤痕,疤痕並不是悲情的符號,真正的可悲是主體性的損失 翻譯社
以早日完成他 翻譯小說家之夢。

阿勃勒絮語 ⊙路寒袖
南都,春季太快
我的戀戀絮語,尚不及
在你耳鬢廝磨細訴
就全都掛上
街道 翻譯枝椏招搖
像是一串串驚惶的詩句
張開滿口黃蓮的嘴巴
急於呼喚
而你的名字
已被熏風吹散
--頒發於2006年6月1日中國時報『人間』副刊

⊙第十四屆榮獲台灣詩人獎(2004年)
後回抵家鄉台中,擔任台灣日報副編輯,掌理藝文中心。
其實我和路先生有數面之緣,
想說早一點進入社會羅致糊口經驗,
陪汝我毋驚遙遠恰艱苦春天e,春季e花蕊歸山墘就再一九七七年的時刻,
奮鬥毋通放但願原來著是咱
更在大四那年,
榮幸 翻譯進住了東海花圃,
台灣e門窗因為那時候身為首要承辦者 翻譯我,
逐工出門勿會嚥氣然則他的母親則在這年因癌症而謝世 翻譯社
小時後 翻譯路寒袖固然家其實不好,
本文引用自: http://blog.sina.com.tw/5523/article.php?entryid=544903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華頓翻譯社